新闻动态

2017-02-22
同济创业故事(一)
做脚踏实地的“老实人”小笼包
——访上海檀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陈凯
 
陈凯的创业可谓跌宕起伏,九死一生,但他却一直在坚持着,因为他喜欢这种“经历”的过程。从最初的家教网到家居团购到如今的“蒋荣兴老上海饮食店”,从最初的一家蒋荣兴小笼包到如今上海分店遍布。
 
陈凯当年创办“优翼家居”,店铺里家具款式新潮,还可按照顾客要求私人定制,销售业绩呈现持续增长。但2008年,时逢金融危机爆发,地产低迷,家具销售一蹶不振,订单急剧下降。为争夺有限的客源,沪上各大家具卖场竟纷纷逆势扩盘,超大型卖场数量急剧膨胀,客流随之分散。尽管有着个性化定制的服务理念,但由于规模偏小,陈凯的家具生意也变得日益困难。内忧外患打击之下,优翼家居也未能幸免。


 
打造中国式“小笼包”
 
蒋荣兴小笼包于2008年正式营业,当时社会上正掀起一波“小笼包”热潮,于是小笼包店铺模式逐步1.0到2.0到3.0。目前蒋荣兴汤包有10个品种,外国人爱吃“鲜花椒爆炸”汤包,一口吃下去味蕾瞬间爆炸;“藏红花”汤包,适合女孩子美容养颜;“水煮鱼味”、“黑椒味”、“至尊蟹黄”等多品种,符合多数人需求,并且一律现做现蒸,制作汤包的窗口全部采用透明玻璃制作,所有食客都可以看见小笼包制作过程。“未来我打算在小笼包蒸笼上安装芯片,可能通过手机app就很清楚小笼包处于制作还是蒸。 ”陈凯介绍道。
 
餐饮行业发展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食品口味好,只需要3-5个师傅就可以操作营业;第二个阶段是规模,需要有中层管理、高级管理,做到30-50家分店;第三个阶段是品牌。蒋荣兴按照传统逻辑发展,目前已经稳步走入品牌阶段。“外滩这家店的存在,就是蒋荣兴的招牌,蒋荣兴品牌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在中餐所有面食类产品中,小笼包最适合标准化。全世界人都接受汤包、小笼包。传统实业行业发展都是一个方向,比如扩张领域、开工厂、开银行。但是服务业不同,服务业需要做好产品做规模,做好规模做品牌。
 
未来蒋荣兴要成为中国小笼包品类里的第一名,成立一个以上海菜为主的餐饮品牌。“扩大销售额或者是扩大品牌其实需要一定的沉淀和时间,如果我不停的扩张规模可能明年就可以达到几个亿的销售额,但是就像爬山一样,爬到半山腰需要检查物料是否充足,如果不做周全的计划和考虑,那么爬到山
 
顶后不能存活只能跳山。做企业不同,互联网热潮大家蜂拥而上,房地产行业热潮兴起挣点钱,但服务行业不行,必须要脚踏实地,如今社会老实人很少,而我选择做一个老实人。 ”陈凯如是说道。


 
创业需激情与理性融合
 
最初陈凯以同济创业基金资助的首笔10万元创业资金开启创业之路,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他依旧心怀感激。对于陈凯来说,成功是靠自己努力拼搏出来的。陈凯说,我喜欢两类人,一类是渴求机遇的人。只有拥有这类品质的人才知道把握机遇,他们创业成功的机率很高,他们乐意去坚持。但是对于不具备这种特点的人,无论是创业亦或是工作,某种程度上都是很难成功的;另外一类人是拥有乐观态度的人,乐观的创业者是一个公司能否发展下去的重要因素,老板乐观,员工也会随之而乐观,如果创业者总以消极态度对待任何事情和问题,终究很难成功。同样这也是一颗定心丸,即使家人质疑或是不理解,依旧需要坚定自己,时间会告诉他们你的坚持是否有价值。坚持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只要方向准确,坚持下去必定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创业是陈凯一直以来追求的梦想,但是如今的他深知创业除了需要激情,更需要具备责任感,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责任感,他才懂得主动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一个有创业潜质的人被挖掘出来后,如果想要成功,他必须具备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对自我的肯定,有能力去做某件事,同时也有能力承担任何后果。一个企业规模扩张后,领导人也需要有责任感,一个企业背后是无数的家庭,就像当初有人问仍任正非一直坚持的原因,不为钱财,只为千千万万的家庭。 ”陈凯说道。
 
作为一个创业者,在激情同时一定需要理性思考,经历过创业的起起落落,依然满怀激情。如今的陈凯在拼搏、坚持、责任之外,有着对企业管理更多的理性思考。毕竟,创业是一条激情与理性融合的道路。 





 
为房屋健康做体检
——访上海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胡敬礼
 
危旧房屋倒塌的新闻经常见诸新闻,引发的社会关注与讨论络绎不绝,也触动了更多的地方为之警惕。于是,对于房屋安全隐患的消除,避免一出出悲剧的发生,各地政府也渐渐提高重视,对老旧房屋开展排查、整治、改造。
 
如果将一栋老旧房屋比喻为一个老人的话,那么这个“老人 ”身体是否出问题了,就需要通过体检来检查清楚。而要对房屋的安全做“体检”,就是要监测房屋的质量与安全情况,这就引出了本文所采访的这家企业— —上海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筑邦”)。



 
传感器研发源于论文
 
筑邦的创始人胡敬礼是20 03级同济大学的工学博士,学的是土木结构专业。但成立筑邦项目是传感器研发,是从硬件起家,这与其所学专业并没有直接的挂钩。但这里面还有一些故事。
 
胡敬礼在毕业之前就做过一些传感器研发工作,当时是因为写博士论文的原因,以环球金融中心、央视大楼为研究对象,需要对其试验检测,但国内没有一个厂家能够生产所需的三向位传感器。在导师的建议下,非专业出身的胡敬礼就自己尝试做出了自己的传感器,并且成功用到了央视大楼的试验上。
 
在这个过程中,胡敬礼发现国内行业很多传感器产品都要依赖进口,研发水平相对滞后,便觉得这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市场和空间,也起了创业的想法。
 
在2007年,有一天胡敬礼看见校园内的一条横幅,上面写着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会项目征集”,打听过后就有了申报的念头。最终,经过严格评审,胡敬礼的创业项目立项了,获得了资助资格,拿到了30万的最高额度资助金。
 
2008年4月,筑邦正式成立。

 
 
从产品到服务的蜕变
 
如今,筑邦已基于传感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逐渐从硬件产品生产销售商过渡到软硬结合的监测服务商。目前,业务领域已经涵盖土木工程教学(科研)实验系统、土木工程健康监测预警系统、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等领域。
 
胡敬礼详细地描述了工程监测的全过程:将传感器安装到土木工程结构里面,实时采集结构健康信息,采集到数据信息之后,再通过有线/无线的方式发到云平台上,云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分析出来质量问题的话,及时向技术人员或主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
 
筑邦负责所有的自动化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从前端传感器,到数据采集仪表,再到后台云端及手机APP,几大环节全部囊括,既包括硬件的研发生产,也包括软件的服务,堪称“全能”。
 
成立至今,筑邦已经申请产品专利约50项,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筑邦公司传感器及采集仪系列产品曾成功应用于0910工程(国庆60周年阅兵项目长安街地下隧道监测项目)、上海长兴岛某军工企业军用大型水面舰艇起重设备监控工程等系列重大国防军工项目,以及全国各地危旧房屋、古建筑、高层结构、大跨结构、基坑、桥梁、隧道、矿山等监测项目。


 
发力危旧房屋及古建筑的监测
 
据胡敬礼透露,筑邦目前的应用领域开始聚焦在房屋安全,即在危旧房屋上加装传感器,并通过整个平台实现实时监测质量安全情况。目前已经在沿海地区开展了几百栋房屋的安全监测服务。
 
“危房监测的需求在近两年开始增长,从2014年宁波奉化楼房倒塌事件开始,国家对于危旧房屋问题的高度重视。2015年国内多处发生房屋倒塌事件,住建部开始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老旧危房排查工作,数量非常巨大。 ” 
 
“互联网创业很多是从渠道的角度出发,仅仅是提供了一些便利性,但整个社会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浮于表面的创业模式,创新创业如果能够把方向偏重于实体经济和科学技术,将来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胡敬礼希望能够出现更多的为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做贡献的创业企业。



 
结语
 
离客户近的地方,从商业角度讲更合理。筑邦围绕着整个环同济的产业集群做产品和服务,有很多的便利性。这里的不单有学科优势和产业优势,还有孵化器资源整合及专业服务,能够为初创企业的起步铺平道路,并且十年如一日,长流水不断线。
 
以同济大学相关的优势学科为主,提供具有同济产业特色的专业化服务,相信一定能够孵化出若干家国内影响力的大企业。
 
这是胡敬礼也是所有被服务过的大学生创业者的心声。
 

 



 
打造大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访上海自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雷炯
 
数年前,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的状态引起了设计丰收团队的注意。他们开始思考,与其让城市大规模蚕食农村领域,壁垒分明的各自发展,不如建立一个通过“设计思维”整合城乡资源,改善乡村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模式,增进城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达到平衡发展的状态。
 
设计丰收团队将城市和乡村理解为阴阳双生、互补的关系,彼此保持特性,但同时也促进资源的置换。崇明项目尝试着用“针灸式的可持续设计方略”介入城乡这个大问题,希望基于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深度认识,在中国农村和城市建立一个桥接城乡的创新中心网络,每个创新中心是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通过设计创新,链接城乡资源推进城乡协同发展的开放创新平台。创新中心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当地的潜在资源与社会文化特色,通过创意、商业、技术的整合支持创业者发展一系列彼此联系的高附加值商业项目,从而实现不同社群彼此合作、互动。由此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新经济模式。
 
 
初入乡村困难重重
 
最开始基地选择的村庄本身没有特别的旅游资源,它没有特别靠近某一个景区,自身也是农业为主,所以,设计丰收团队算是第一个进入这个村的开发公司。“一开始跟当地人的沟通都会有一些困难,因为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人,他们一开始根本没有办法去理解我们要做的这些事情,比如用生态的方式种植,他们也不是很理解,他们觉得如果不打药的话就会有虫,再比如租房子,其实最开始是他们自己一个个去找的当地村民,但不管是语言上的沟通还是契约上面的沟通方式都会有一些难处理的地方。后来我们找到村委作为权威的第三方来协调,村委像一座桥梁来跟我们和村民沟通,避免了很多麻烦。现在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和支持这一块,我们项目入驻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往这个村去,继而跟生态农业,跟艺术这些相关的也都慢慢进来。 ”雷炯介绍到。
 
现在这个村子像雷炯这样的创业者很多,这个项目一开始便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因为是从同济大学设计研究项目开始的,所以不管是电视台,报社也好,他们都会主动地报道这样一个新的尝试。同时设计丰收团队也和众多平台去做一些可持续性方式合作推广,同时自身的自媒体会定期发布平台新内容。
 
在乡村去做新项目相对比较困难,不管政策也好还是当地对你的信任度,都有一个慢过程。包括政府之前对他们这种模式的经济也没有太多配套的政策去支持,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投资也是团队自己筹集资金的。但是现在政府会慢慢的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推动,跟他们一起来做这样一个东西。比如会从政府渠道带来一些新的合作伙伴,因为靠一家力量是没有办法去将整个村子氛围带动起来的,只有通过他们来抛砖引玉从而吸引更多的团队进来,去做更多的有趣的事情。目前入驻在该村庄的团队有很多形态,有生产型,专注于做生态农产品;也有些偏文创,像台湾的艺术家,另外有国内高校的老师,他们会有一些项目在这个村子里面。设计丰收团队希望能在近几年在长三角地区设置有4-5个点,然后设立一个更大的体系去相互支持,不管是从活动、物资、还是人才方面都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网络,因为跟其他地方都是以合作的形式,所以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合作伙伴,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新鲜的支援进来。


 
团队协作稳步运转
 
此前团队面临过一个问题---人才,因为在当地很难招到年轻人,基本上都是老人,所以在沟通上,理念上都会有一些困难,但是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因为他们很多人发现家乡发展有些变化。“接下来可以慢慢的招到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认同我们理念的,愿意跟我们一起来做事的当地的年轻人。 ”雷炯说到。
 
设计丰收团队需要一个固定的团队,有一部分人需要一直在基地处理旅游业务,所以当地人就非常重要。目前基地的接待不是很多,算上住宿人数大概50左右,其活动有很多,每天有几百个人流量,但是雷炯他们不希望从接待的人数方面上去扩大而是希望有小而美的点,包括他们现在合作的几个基地,基本上都少于50亩,都是很小的那种基地。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态农场是服务于他周边所在的区域的。比方说:基地农场其实就是为周边民宿服务的,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服务模式。
 
以前资金都是雷炯及其合伙人共同投资的,现在开始和外部基金有对接,有新的资金注入。雷炯表示,等团队发展到适当规模,公司会再进行新的融资,考虑并且准备用更好的方式来去运作项目。自从加入了基金会之后,雷炯表示,同济创业基金不仅仅在资金上给他们扶持,并且通过他们接触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创业者,包括更多愿意关注项目的投资人或其他的企业家,他们都给了很多建议和新的方向以及更多,更好的资源。
 
结语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仍会选择创业的,不会老老实实上班。因为我认为如果坚持一件事情那么多年,一直还是愿意去做的话,那这件事总会有成功的那天,如果是自己都不愿意坚持,那可能是这个事情本身的方向不对,只要愿意坚持就总有原因和动力。 ”雷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