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雏鹰计划阶段性政策调整的通知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很多企业由于延迟复工等原因无法开展正常业务,为帮助企业共克时艰,基金会责无旁贷,创业基金会已制定了阶段性调整 “天使基金”申请对象的措施和两项惠及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措施:


1、“雏鹰计划”资助期内的创业者还款延迟两个月,且不记录个人征信逾期。

2、“雏鹰计划”新资助者首期还款日顺延3个月。

3、已入驻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五号楼的“天使基金”资助企业予以免除2020年2月和3月服务费。

4、向具备创业基础的“天使基金”申请对象提供创业培训、项目跟踪辅导等创业服务。

5、"天使基金”申请对象条件中“企业需注册在上海,注册时间不超过三年”放宽为“企业需注册在上海,注册时间不超过五年”。其余申请条件不变。


上述阶段性政策有效期到2020年12月31日。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2020年3月19日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关于天使基金申请的声明

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代理创业者申请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简称“天使基金”)、保证通过率并收取代理费的相关信息。在此,我们严正声明:天使基金是扶持大学生青年创新创业的公益基金,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以下简称“创业基金会”)及其23个高校及本市行政区天使基金受理点(名单及联系方式详见创业基金会官网:http://www.stefg.org/Angel/apply.aspx)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代理机构从事天使基金申请的代理活动,亦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代理机构就上述代理活动收取任何费用,任何第三方代理机构所作的承诺或保证与创业基金会及其基金无关,相应的责任概由第三方代理机构自行承担。同时,创业基金会及受理基金亦拒绝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创业者申请天使基金,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推荐或代理创业者申请天使基金为由获取相关利益,包括但不限于天使基金申请服务费、获资助创业项目股权、期权等。


创业基金会及其各受理基金在天使基金的申请受理过程中,不会向创业者收取任何费用;同时,创业基金会亦禁止任何创业者或创业企业委托第三方代理机构代理申请天使基金的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撤销对该创业者或创业企业的资助并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为了保障创业者合法权益,申请人应主动拒绝与任何第三方代理机构进行合作,并拒绝支付与代理申请天使基金相关的任何费用,确保申请人及创业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创业者如需申请天使基金,可直接登录创业基金会官方网站 “天使基金”页面(http://www.stefg.org/AngelFund/Default.aspx)、官方微信(efgfoundation)、官方微博(@创业基金会)了解详细情况并在线提交申请;也可登录创业基金会官网“如何申请”页面(http://www.stefg.org/Angel/apply.aspx)查询EFG及各受理基金联系方式,进行电话咨询。各受理基金详细信息可查阅创业基金会官网“我们是谁-基金简介”页面(http://www.stefg.org/about/branch.aspx)。


如创业者需要进一步咨询申请事项或发现有任何机构和个人发布代理申请信息,请联系创业基金会,共同维护天使基金公益产品的声誉。对于第三方代理机构以代理申请方式损害创业基金会名誉、侵害创业基金会合法权益的行为,创业基金会将保留向该等第三方代理机构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创业基金会官网:www.stefg.org

联系电话:021-5523 8582(沈老师)

邮箱:sz@stefg.org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2021年8月2日

独家|创业故事

创π说 | 选对赛道有多重要?上海95后老板“餐饮逆袭公式”

上海阿青餐饮公司 石海杰

EFG天使伙伴基金资助

 

一场“断粮危机”催生的创业基因

        “18岁那年,我兜里只剩200块,信用卡被停,家里只剩几桶泡面。”回忆起那段时光,石海杰仍记忆犹新。这位如今在上海运营4家餐饮店的95后创业者,人生的转折点源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

        石海杰的父母早年在上海做生意,小有积蓄后回到老家投资,却因市场波动血本无归。彼时,正在上海念书的石海杰突然接到父亲电话:“房子卖了,生活费以后自己解决。”电话挂断后,他翻遍口袋只剩200元现金,信用卡也被冻结。“当时真的慌了,连泡面都不敢多吃,生怕断粮。”  

       绝境中,石海杰想起自己养的布偶猫。这只价值不菲的母猫正值孕期,他通过百度贴吧、闲鱼等平台发布售猫信息。“当时根本不懂行情,只知道布偶猫值钱。”他将出生的4只幼崽以高价售出,最贵的一只卖了2.5万元,最终收获5万元“第一桶金”。这次经历让他初次尝到“供需匹配”的甜头:“原来只要找到别人需要的东西,就能赚钱。”  

        此后两年,石海杰通过宠物交易积累了十几万资金。这段经历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更让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圈子”。他回忆道:“当时认识的朋友大多都是经商家庭,从小耳濡目染,让我意识到财富自由不能靠死工资。”这段经历为他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首次创业失败:50%股权的“致命陷阱”

      2016年,石海杰在成都出差时发现“付小姐在成都”串串香生意火爆。“当时没有抖音、大众点评,全靠口碑传播,门店天天排队。”他敏锐捕捉到商机,连续三个月蹲守总部,软磨硬泡拿下首个加盟商资格,准备回家创业。 

      回到老家淮安,石海杰与发小各出资50%,在闹市区开起门店。初期生意红火,但很快,两位合伙人之间就出现了问题。“两人都是大股东,都想管事,结果菜品质量、服务流程全乱套。”石海杰坦言,股权平分导致决策低效,最终门店被迫关闭。  

      这次创业失败让石海杰学到了很多,但他却从中总结出两条宝贵经验:“股权结构决定话语权,必须明确权责;餐饮行业,细节决定生死。”更重要的是,他在经营中结识的一位朋友,对方后来成为他转型的关键助力。  
 

北漂偷师:从“打工店长”到上海总代 

       2018年,石海杰带着所有积蓄北漂。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中关村一家10平方米的“阿芮烤鸡爪”店日均排队2小时,月营业额破百万。“当时就想,这生意太暴利了!”  

       为学习运营模式,石海杰主动找到老板毛遂自荐:“只要能学东西,工资随便你开。”从收银、烤串到门店管理,他用三个月吃透了整个流程。老板被他的诚意打动,想让石海杰留在北京一起做新项目,但石海杰另有打算。

      主动接手上海总代理后,石海杰毅然决然回到了上海。

       2019年,石海杰的“阿芮烤鸡爪”首店落户环球港。初期,运营经验跟不上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忙碌的日子里,他白天守店,晚上研究商圈数据,最终通过调整运营和营销策略,将月营业额稳定住,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连锁品牌的成功不仅靠产品,更依赖精细化运营。”
 

 

生死转型:靠“烤冷面”逆风翻盘  

       2022年底,疫情反复冲击下,石海杰的三家门店业绩暴跌。“龙之梦店月营业额腰斩了一半,员工工资都发不出。”就连合伙人也被迫外出兼职,公司濒临解散。 
 
        绝境中,石海杰决定破局。他发现商场内小吃品类单一,而街边烤冷面需求旺盛但卫生状况堪忧。“消费降级趋势下,消费者需要性价比高且干净的选择。”他果断引入“东北烤冷面”,改造门店形象,主打“商场店+高端外卖”概念。 

        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初期由于客单价上涨,销量下滑30%。石海杰通过优化酱料配方、升级包装设计,并在外卖平台强调“商场后厨可视化”,逐步扭转局面。“大悦城店三个月后营业额翻了三倍”  

        这次转型让石海杰意识到:“品类选择要踩准市场趋势,差异化定位是生存关键。”他顺势推出自有品牌“冷面鱿戏”,在静安大融城开设首店,日均营业额也翻了几番。

 

创业者的底层逻辑:敢想、敢做、会选赛道
    

        敢想:18岁认定“上班无法实现财务自由”;28岁果断砍掉亏损品牌,迅速转型。  

        敢做:从微商到餐饮,他始终奉行“先行动再调整”,因为“空想永远没结果。”  

        会选赛道:锁定“吃喝住行”刚需,从串串到烤鸡爪,再到烤冷面,每次转型都紧扣消费趋势。  

 

        如今,石海杰计划推出“单人份鸡公煲”快餐品牌,瞄准“20元吃饱”的市场需求。“大餐越来越难,快餐才是未来。”他坚信,只要保持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持续迭代品类,就能在竞争中突围。 

        创业没有标准答案,但永远需要破局的勇气 。

        “只有活下去,才能等到风口。”石海杰用行动诠释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真谛——在正确的赛道上持续深耕,失败的经验终将沉淀为破局的资本。

*图片源自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