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早期机构偏爱TMT类项目有所不同,创业接力基金的方向是科技类早期投资,行业集中在新材料、先进制造、医疗健康及清洁技术等,特别是新材料方向的投资,在近30个已投项目中占比大约一半。
由于LP之一是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借助这样的渠道优势,已运作5年的创业接力基金所投的很多项目来自交大、复旦、同济等高校科技园。
此外,创业接力基金的早期投资还大多专注在特定的阶段,一般是种子末期,VC的前期,按科技创业投资的链条来说,即是中试末期、量产前期,正所谓是科技企业爆发的前夜。
专注是优势
在最近的投中年会上,创业接力基金获得中国最佳早期创业投资机构的荣誉,论起这一点,创业接力基金的合伙人祁玉伟接受《陆家嘴》记者采访时说,接力基金早期投资的特点在于比较专注,不论是在阶段上,还是企业类别上。
如前所述,创业接力基金大多在科技企业量产前期进行投资,具体行业则大多聚集在新材料等领域,“我们团队在这方面历练很多,比较擅长。”祁玉伟说。
“我们都有创业的经历,帮助过大量这个阶段的企业,每个合伙人一年都要看上千个这类项目,当然这是大浪淘沙,90%以上的公司会被淘汰掉”。如他所形容,这好比是一个在石头堆里挑玉的过程。
对于如何挑选那一阶段的早期企业,祁玉伟觉得,似乎很难总结致胜的一招,一般来说他们有自己的分析方法体系,但更为重要的是眼光,而眼光正是大量的实证经验积淀的结果。“因为我们很多年都在做这个”。
“创业接力基金所投资的项目,目前还没有失败的,这也是由于我个人交了很多学费。” 祁玉伟承认,也许在未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失败,毕竟早期投资的风险很大,而他们的作用在于尽量把对行业、细分领域、产品、技术这些相对理性的东西分析好。
由于专注在特定的阶段,他们已经比较擅长把握一些这个阶段的问题。“企业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他们发现了一个细分市场,攻克了技术难关,产品出来,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很重要的一大问题就是不同批次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比如进入量产后新材料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实验室出身的创业者产业经验不足,我们得提醒他们,怎么做好大批量生产的质量控制,帮他们导入质量控制体系,另外当然还有产品的销售、定价、公司管理以及渠道建设这些问题。”
以去年投资的一个新材料企业为例,企业在产品中试阶段,也有一定的销售,但销售额累计仅50多万,创业接力基金投入之后,企业进入量产阶段,去年下半年的销售额已达约800万,并且预计今年能实现200%的增长。“许多我们投资的企业都在我们进去后6~12个月开始实现爆发。”
看好新材料投资
对于创业接力基金的行业倾向,祁玉伟说,这是顺应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环保、城市化等需求的结果,而他们尤其关注新材料。
“我觉得新材料的机会很好,这是时代和国家所需要的。”相比其他如汽车、家电、医药那些行业,祁玉伟认为我国在材料行业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特别大,那么对于投资人而言,发展的空间也很大;同时很多材料都是军工、环保、医药、航空航天等必备的,因此打破国际垄断显得尤为重要。
“我觉得投资这些当然更为实在。”
创业接力基金所投资的一家企业上海泰坦科技股份公司,最初是6名大学生在创业基金会的帮助下创业,2009年接力基金进入,在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后,公司发展加快,目前已成为国内化学试剂细分领域的领头羊,有3000多种产品成为行业首创新产品,打破了高端科研试剂一直被外国垄断的局面,突破了核心技术产品被发达国家的限制。
实际上,创业接力基金所募集的第3支基金正是一支以新材料为主题的基金,祁玉伟相信,新材料也是创业接力基金的优势所在,因为一直在这个领域里,他们所投的很多企业的创始人都是国内最前沿的科学家,所以他们很清楚这一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此外,他还提起,自己身边的新材料氛围也很浓,比如身边的家属中就有两位化学博士。
创业者回购退出
据祁玉伟介绍,他们所投资的企业中,已经有几家在做上市辅导,而对于创业接力基金这样的早期机构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退出方式是在企业之后的融资过程中,通过创业者回购股权的方式收回部分投资。
他提到了之前提到的泰坦科技,去年公司进行了C轮投资,经过回购之后,创业接力基金已经收回了本金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同时还保留了一定比例的股权,“这种方式让LP更加放心。”
据创业接力基金提供的具体数据---2012年初泰坦化学完成了第三轮融资,吸引风险投资6400万元。与此同时,通过投资时的约定,接力基金在后两轮投资的同时实现了部分股权退出。第三轮融资时,接力基金持有的股权已增值达几十倍,预计在2013年公司上市时接力基金持有的股权相比第一次投入时将实现百倍以上的增值。
“从2008年底至今的数年里,接力基金投资近30家企业,平均单个企业投资额不到1000万元。所投资的早期项目平均毛利在50%,投资前后一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达4倍,净利润平均增长达到5倍。投资项目中有的已经上了新三板,有的已在创业板上市的路上。”祁玉伟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