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0-08-03
独家|直击2020上海市研究生双创计划入孵评审
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主办的2020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于7月29日至7月30日进行了为期2天的创星孵化营项目入孵评审。
 
7个会场,21位评审专家,183个项目创业者,通过线上视频的形式,展示上海参与高校中相对高质量、高水平的创业项目。
 
他们的项目各具特色,既涉及高端制造、智能硬件、汽车交通、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医疗健康领域,又有企业服务、文娱社交、体育运动、教育、旅游、游戏等相关项目。
 
此前已通过线上小程序报名,从223个高校研究生项目中,初筛出183个项目,并在为期2天现场评审中最终取评分前100个项目为今年入孵培养项目。


 
现|场|直|击
 

 
 







Q&A
对|话|评|审|专|家
 
特邀程海民、傅俊、张继伟三位评审专家对2020年研究生双创计划入孵评审项目交流想法与见解。
 
Q
在评审中,有没有让你们比较印象深刻的项目?

程海民:
印象比较深刻的项目是一个运用到5G技术的创业项目,他对市场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预估,而且技术有一些特色,然后又与他的学业相关,是他所擅长的领域,这样的话项目在他毕业以后也可以顺畅地往下去发展。
第一点,他学以致用。第二点,他对于市场有一定的预期。比如他估算有300亿元,我们算算其实是差不多的。一个基站可能有30个5G的基站罩,一个1000元的话总的就3万元。中国的基站一共在100万元左右,3万乘以100万元,差不多300亿元。
所以这个项目的技术和市场的预期是可以形成闭环的,因此未来可以期待。可以说它很务实,在创业中务实是最重要的。

 
Q
您认为除了刚才提到的务实,还有没有哪些要素是创业者在创业中需要具备的?
 
程海民: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还有学以致用,这是我们所期望的。普通的创业没有特色,学以致用就有了自己的特色,有对这个行业的长期的承诺,这非常重要。
我们看到的那些很成功的创业家,比如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他们基本上都在一个行业内一直深耕,这样深耕才会有未来。在学校的时候,学生可以对这个行业有客观的认识,然后有意识地去积累所有的资源,到有一天环境成熟的时候,才能开花结果。
我们并不期望大家在学校的时候,这些项目就立刻能够有成果。但是过了5、10年、20年,等他们真正具备一切要素的时候再去做一个产业或者一个细分垂直行业,就能把它做的非常精深,这就是中国的未来。
 
张继伟:
我来说一下对于2020年研究生计划项目的整体看法,我能看到一些很好的项目,客观来讲,有一些项目非常务实,整个项目的起点也比较高,这是学生素质、学校平台等各方面多重元素的叠加。
所以,不可否认是有很多项目非常好,最起码有4~6个项目让我觉得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项目的评比标准不单单是技术的高低,同时还要看学生对于市场的认识究竟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还是结合了实际市场的真实需求去展开研发或者是展开创业,这点非常的重要。

 
Q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项目水平差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张继伟:
项目评估不单单是技术层面上的,技术的先进性只是你能够去说服投资人的一个层面而已,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讲,还需要表达。如果对于自身项目阐述的着力点都抓不住的话,有可能就和投资就失之交臂了。比如我们刚刚也看到有一些项目自始至终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整体来说,真正好的项目,除了项目本身,也需要学生具有创业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的、多维的感知过程,既包括技术和表达,也包括交流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只有这些东西通通都具备的时候,创业者在当今互联网信息透明、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才能吸引到评审专家、投资人。
我们希望创业者能自主借助一些平台,通过实践的探索,更加好地去阐述自己的理念思想,知道投资人更想听到什么。思路要理得更清晰,这其实不光是对自己负责,也可以降低大家沟通的成本,更容易吸引到投资人。

 
Q
您刚才有提到说要清楚投资人更想听到什么?那么,投资人在看项目的时候特别想听到什么?

傅俊:
我谈不上投资者,就说一下同道中人的看法吧。我们自己也走在创业的道路上,双创也好,科创也好,中国也是方兴未艾的事情。刚才两位老师说的我都非常赞同,我以前是做海外高科技投资,我们也发现确实海外有些技术比起我们有很多的先进性,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
我觉得今天的项目也给我这样一种感觉,凡是我认为可看的项目都有几个特点,第一,它跟整个社会的大趋势一定是结合的,比如好几个项目在有自身技术特点的情况下,做了进口替代、国产替代这些工作,这是我们国家现在的需要。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事情还是要靠自身来努力而不是适应或依靠国外。我们到以色列去交流很多次,这么小的地方能有那么多的科研项目,其实是整个国家的氛围和支撑能力的双向促进。
EFG多少年以来一直在做这个事情,而且现在在根据政府的行政加大力度。就这方面来说,我们的研究生不能跑到这来撞运气,而更应该借助这种平台,借助这种资源,把自身的好项目发展好。这是投资人想看到的,我们希望项目可以长久走下去。长久地走下去,就要跟国家、社会的需求契合。
还有一点,研究生身上那种创业精神非常可贵,这个一定要保持住,不要因为碰到挫折而抱怨,要靠自己的扎实努力。所以还是回到那句话,幸福是奋斗来的。比较扎实的项目对投资人来说,至少是靠谱的,可以往下谈的。

 
Q
对于研究生计划即将创业的的学生,各位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
 
程海民:
创业非常艰难,九死一生,需要做好很好的心理准备。在一个社会里面有一部分人其实适合创业,他们具备逆商,也具备更丰富的商业知识,这些人可以来领头创业。有些技术型的,可能更适合研发,他把他的本职工作做好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
我们研究生计划的学员,我认为要把这些具备企业家精神,未来可以领头把这个行业推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这些人选出来,给他以必要的商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在将来承担相应的企业家的角色。另外一些擅长技术、擅长市场的这样擅长单方面功能的,让他们去承担另外的角色,去到企业里担当一个中流砥柱的角色。这些企业家就是担当一个领头羊的作用。所以大家的分工会有不同。
 
傅俊:
其实像这些研究生的创业,希望他们可以有合作的精神。很多项目都是自己拿出来觉得能报答天下,有的还是稍微客观一点,觉得能报答一个国家,但是你会发现其实单打独斗永远做不出好的效果。如果这些项目能够互通有无,秉持一种开放合作的精神,可能早就1+1>2了。
21世纪一定是一个开放合作而非闭门造车的世纪,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包容开放的心态非常重要。

 
Q
创业者该如何避免经常踩“坑”?
 
张继伟:
英文当中有一句话叫做know yourself,也就是了解你自己。很多学生欠缺的最大的一个能力,我觉得不是技术,也不是文化,而是说自己对自己的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估,这是要透过实践的环节去做到的。
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不要去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或者单纯的技术上。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了解你周边的这些团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没有情商和有没有逆商,这两点也只有你在社会实践当中才能够知道,而且只有可以做到know yourself的人,创业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
当然我们说一般创业成功的人有两个很好的特质。第一,要有特别的固执;第二,就在于对一个人逆商的培养。此外,我觉得咱们研究生计划的的学员还需要具备一些基础的商业的知识,不要局限于书本的一些东西。可以多关注财经报道,了解现在的商业究竟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才能更好地“避”坑。
 



上海市研究生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简称研究生双创计划)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主办的纯公益项目,也是EFG创业实验室推出的"成长之路创业领袖培育计划"的系列项目之一。
对于通过入孵评审并最终获得天使基金评审立项的创业项目,给予“天使基金”资助,其主要有两种资助方式:雏鹰计划(最高50万债权,免息免抵押创业贷款)、雄鹰计划(最高80万股权,不分红,原价退出)。
研究生双创计划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一期,截至2019年12月底,累计已完成7期,培养844个项目,真实创业后获得天使基金立项的创业项目146个。

 
请持续关注“创业基金会”
后续将公布今年入孵培养项目名单